李心航译评
(图片来源:外交事务)
兰德公司(Rand Corp.)的高级国防分析师德里克·格罗斯曼(Derek Grossman)于9月27日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了名为《印巴关系正在升温——但不要高兴得太早》的文章。在文中,格罗斯曼指出,尽管目前印巴关系正向日益友好的态势发展,归根结底印度和巴基斯坦要实现关系正常化,仍需进一步强化互信。
格罗斯曼指出,1947年印巴分治期间,查谟-克什米尔地区被赋予“特殊地位”,随后该地区便成为两国之间多次边境战争和小规模冲突的对象,这一直是改善印巴关系的关键绊脚石。直到2019年2月,印度和巴基斯坦还在为战争做准备。彼时,在印控克什米尔普尔瓦马区(Pulwama)发生了一起自杀式恐怖袭击,造成40名印度警察死亡。巴基斯坦政府谴责了这次袭击,但总部设在巴基斯坦的恐怖组织穆罕默德军(Jaish-e-Mohammed)声称对此事件负责。作为报复,几天后,印度对位于巴拉科特(Balakot)的一处穆罕默德军设施发动了空袭。在这次行动中,巴基斯坦军队击落了印度的一架战斗机,并抓获了这名飞行员。但作为一种善意的姿态,巴政府于数日后释放了这名飞行员,双方紧张局势得到缓解。
格罗斯曼认为,印巴两国关系即便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也在持续不断发展。例如,2019年8月,莫迪单方面取消了印控的查谟和克什米尔的特别自治地位,并将其改为由印度政府直接管理的联邦领土。这样的举动通常会引起巴基斯坦的强烈反应,或是出于避免事态升级的考量,当时边境两边均保持了沉默。到2021年2月下旬,印度和巴基斯坦军方发表了一份罕见的联合声明,重申了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的停火协议。从各方面来看,除了本月早些时候的一次小规模违反之外,该停火协议绝大多数时间都得到了维持。撇开最近的这起边境事件不谈,双边关系显现出持续进步的迹象。例如今年3月,印度军方向巴基斯坦发射了一枚导弹,这显然是一次意外,所幸没有人员伤亡,而巴方也没有做出回应。上个月,印度政府解雇了涉案的三名官员,表明莫迪政府对其军事疏漏行为负责。与此同时,在非常敏感的反恐问题上,莫迪政府将首次允许巴基斯坦反恐部队下月与印度军队一起接受训练。当然,此次演习将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举行,但这代表着印巴双方朝着建立相互信任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本月初,巴政府二十年来首次接收了一名在印度拘留期间死亡的巴基斯坦恐怖分子遗体,这名恐怖分子是虔诚军(lashkar-e-Taiba)的成员。据报道,巴基斯坦情报部门曾指示他攻击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一个印度哨所。通过接收遗体,巴政府默认了其通过一名恐怖分子(向印度)发动袭击的罪责。
格罗斯曼指出,印巴双边关系发展也愈发注重贸易往来。例如,仅在上个季度,印度从巴基斯坦的进口额就达到176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仅为34万美元。印度则在第一季度向巴基斯坦出口了价值2.05亿美元的商品,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2%。尽管这些数字与世界上大多数其他双边贸易量相比很小,关键在于双边贸易额正在迅速上升,尤其是在双方对贸易准入有严格限制的情况下。又如,印度对巴基斯坦商品征收200%的税;印度还在普尔瓦马袭击事件后取消了巴基斯坦的“最惠国”待遇;2019年,巴基斯坦直接禁止从印度进口货物,但随后在新冠疫情暴发期间允许印度的药品和物资进入国内,这为更多的准入铺平了道路。
格罗斯曼认为印巴双方对于改善两国关系的意愿都颇为强烈。对于印度而言,一方面,印度目前在全球舞台上充满自信。莫迪和印度人民党(BJP)近年来为印度发展做出了许多积极的贡献。莫迪在2014年当选,并在2019年以压倒性优势再次当选,尽管全球不确定性日益增加,但预计今年的GDP增长率将达到7.5%。莫迪和印度人民政府还奉行超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不仅在印度周边地区,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印度政府巧妙地应对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所带来的外交影响。印度现在与美国以及整个欧洲、中东和印太区域的国家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强大伙伴关系,同时中国和俄罗斯也在向印度示好。所有这一切都使得莫迪政府处于战略竞争的十字路口。这些成就可能使印度在与巴基斯坦进行建设性接触时不再像过去那样具有政治敏感性。换言之,莫迪和印度人民党的反对者在事情进展如此顺利的情况下很难对他们进行可信的批评。由于印度人民党是一个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党,公众压倒性地信任现政府永远不会对巴基斯坦服软,这给了莫迪政府施展对巴友好外交以充分解释的余地与空间。另一方面,莫迪政府可能会通过加强接触,试图说服巴基斯坦停止或限制其对针对印度的恐怖分子的支持。考虑到巴基斯坦长期以来对塔利班的支持,以及塔利班在去年美国撤军后重新占领邻国阿富汗,这一点变得尤为重要。印度担心,阿富汗可能再次成为未来针对印度的恐怖袭击的避风港和发射台。与巴政府建立富有成效的工作关系有利于阻滞阿富汗地区针对印度的恐怖活动和计划。
对于巴基斯坦而言,第一,由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和贸易,巴基斯坦在经济上已经高度依赖中国。许多人认为,巴基斯坦正走向中国的所谓“债务陷阱”。因此,向兼具邻国、地区领导国家、发展中大国的印度进行多元化投资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自从美国决定在特朗普政府下暂停对巴基斯坦的大部分安全援助以来,事实上管理该国的巴基斯坦军方一直在寻求重新获得美国的青睐,以平衡中国方面的压力。鉴于印度是美国印太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巴基斯坦可能认为,与邻国和平相处会增强美国重新与之建立关系的说服力。第三,当前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是该国最亲近印度的政治家之一,他在任期一开始便表示“我们希望与印度和平相处。”但格罗斯曼也表示,尽管印巴关系的升温趋势令人鼓舞,但调控我们对印巴关系的预期是有意义的。突发事件很容易破坏进展,例如,一次与巴基斯坦有关的恐怖袭击,以及印度随之而来的反击行动。2015年莫迪与时任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拥抱的画面传遍世界,这本为两个拥核国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即双方最终可能会融洽相处。然而,发生于伯坦果德(Pathankot)和乌里(Uri)的恐怖袭击事件使两国关系再次倒退。此外,“风起于青萍之末”,任何双边交往中的细枝末节都可能升级为新的紧张局势,特别是如果其暗示了对印度教或伊斯兰教的不尊重。美国也可能无意中加深分歧。例如,美国最近向巴基斯坦出售了一架F-16战斗机,这使得印度感到不安并认为美国正蓄意武装巴基斯坦以对抗印度。格罗斯曼强调道,尽管两国关系正在缓和,但印巴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对双方的威胁认知。例如,巴基斯坦于一月份发布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政策简要提到了与印度建立和平的重要性,但绝大多数讨论都集中在印度的“霸权主义”目标及其对克什米尔的压迫上。印度也不愿意主动抓住机会以追求和平,反而是等待巴基斯坦方面率先采取行动。印巴领导人在上海合作组织和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互不相让也表明,在可预见的未来,两国关系的底色仍是冷淡与对立。
格罗斯曼在文章最后指出,印巴可以采取其他积极措施,以保持日益友好的势头。其一是重新任命各自的外交高级专员。其二是取消对双边贸易和投资的许多限制。归根结底,印巴需要强化信任才能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尤其是在查谟和克什米尔问题上。但信任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循序渐进地发展,无法从根本上加快这一进程。
(审校:万佳 编辑:段染)
原文于9月27日发表于外交事务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2/09/27/india-pakistan-modi-sharif-relations-kashmir/
上一主题: 印度的“多向结盟”外交政策
下一主题: 印美关系和中国挑战
Copyright 2016-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QY-千亿(球友会)官方网站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