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蕴珈
(图片来源:外交部)
2019年1月30日,由中、美、俄、英、法五个法定核武器国家派代表出席的五核国正式会议在北京开幕。会议围绕“加强五核国协作,维护《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机制”主题,就核政策与核战略、核裁军、核不扩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交流。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上升,大国关系与大国责任备受瞩目。五核国北京会议的召开,体现了五核国协调合作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的积极态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国家间协调合作与发展,释放了国际安全问题的重要积极信号。
一、五核国会议机制的形成
为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1968年7月1日,由英国、美国、苏联等59个国家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缔结签署了一项国际条约——《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该条约于1970年3月正式生效,截至2015年,条约缔约国共有190个。《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生效后,每隔五年审议一次,1995年的审议会上各成员国对条约做出可永久延长的决定,并规定以后仍每隔五年对条约审议一次。2015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九次审议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缔约国对《条约》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议,并就下一步工作方向和重点进行了深入讨论,旨在确保条约在集体安全机制的中心地位,并为2020年条约机制指明方向。2020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召开在即,2018年各缔约国已经开始举行筹备会议,进入对条约的预备性审议阶段。
中、法、俄、英、美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法定的核武器国家,也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在维护世界和平、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五核国协调机制,2009年以来就战略安全领域的重要问题保持定期沟通,共同推进《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进程。2014年4月,中方首次主办五核国会议,介绍了中国对核领域全球治理的五点看法,五核国就国际安全与战略稳定、核裁军、核不扩散、和平利用核能等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并发表了共同声明,阐述了五核国对核领域相关问题的战略规划和具体措施。此次五核国北京会议是五核国时隔两年首次举行正式会议,中方作为五核国合作机制轮值协调员,面对新形势下国际安全问题的一系列挑战,积极发挥大国作用,主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二、五核国北京会议的重要内容
五核国北京会议紧密围绕《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宗旨,讨论了核裁军、核不扩散、和平利用核能等议题,并且达成了重要共识。同时,中方提出了几点深入参与国际安全进程的看法。但不可忽略的是,会议透露出五核国内部仍存在诸多矛盾,一些显而易见的分歧仍需要协调和解决。
(一)五核国达成重要共识
五核国北京会议结束,中方代表发表总结,强调各方达成三点重要共识。
首先,五核国承诺共担国际和平与安全责任。五核国都认识到当前国际安全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维持良好大国关系对解决全球战略性问题至关重要,同意客观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加强核政策与核战略交流,增进战略互信并维护共同安全,全力防止因误解和误判引发核风险。五核国承诺维护现有国际军控体系,遵守所有国际军控协议。五核国重申有关无核安保承诺,包括积极安保和消极安保。五核国愿与东南亚国家就《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重启磋商,继续致力于推动建立中东无核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
第二,五核国承诺共同维护《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机制。五核国强调《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基石,也是国际安全架构重要组成部分,承诺全面完整执行条约,并促进条约的普遍性。五核国将遵循“各国安全不受减损”原则,推动核裁军取得更大进展,循序渐进实现无核武器世界目标。五核国认为“禁止核武器条约”背离并损害《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重申一致反对立场。五核国确认将尽最大努力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核不扩散问题,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授权加强保障监督体系。五核国致力于促进和平利用核能国际合作,同意在核安全与核能安全领域加强协调合作。五核国还同意向2020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提交国家报告,共同推动审议大会取得成功。
第三,五核国承诺继续利用五核国合作平台保持对话协调。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复杂深刻演变,大国互动事关国际安全环境、国际秩序走向、国际社会信心。五核国同意保持战略性对话,加强核政策与核战略交流,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进程中加强协调,并通过驻日内瓦裁军大使渠道研究落实具体工作。各方支持中国牵头开展五核国核术语工作组第二阶段工作,欢迎英国2020年举办下次五核国正式会议。五核国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开展开放和建设性对话,将于1月31日在北京与国际学术机构、媒体及部分无核武器国家驻华使馆官员举行对话会。
(二)中方提出深入参与国际安全进程的看法
中方强调,在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下,大国关系与大国责任备受瞩目,五核国应加强协调与合作,寻求共同安全,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中国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五核国在战略安全领域凝聚共识、管控分歧,以大国协调代替大国竞争,以合作共赢代替零和博弈,为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聚焦当前面临的紧迫战略性问题,加强核政策与核战略的交流,增进战略互信,妥善管控分歧,避免相互指责和恶性竞争,防止军备竞赛死灰复燃,共同维护全球的战略稳定。
二是加强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进程中的协调合作。探讨采取务实的举措平衡推进核裁军、核不扩散和和平利用核能三大支柱,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军控体系。
三是加强与无核国家、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对话,倾听国际社会的声音和诉求,增进相互理解,探讨推进核裁军现实可行的路径,表达维护NPT体系的政治意愿,稳定国际社会的正面预期。
(三)五核国内部仍存在诸多矛盾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月30日报道,五核国各方代表放弃商定最终联合声明。俄罗斯代表称:“不能不使人感到担忧的是,所有这些事件都是在五核国成员之间缺乏信任的背景下发生的,这是对该模式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在五核国北京会议上也表示:“某些国家的学说方针进行了危险修改,这导致使用核武器的门槛降低。”法新社则表示当天的会议中,美国方面的代表公开批评中俄核武不透明,俄罗斯则强调美国单边行为对核不扩散构成威胁,中国则说全力防止因误解和误判引发核风险。
五核国中的俄罗斯和美方一直矛盾不断,意见难以统一。从中东地区美俄关于叙利亚战争的对峙,到俄乌刻赤海峡冲突引发的俄美对峙,再到最近俄美关于委内瑞拉的矛盾,两国不断交手。五核国北京会议上也探讨了美俄《中导条约》争端问题,然而美国国务院于2019年2月1日宣布美国自2日起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启动退约程序,普京随即宣布俄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不再就《中导条约》提议举行新的国际谈判。同时,美国把核武现代化重心的一部分,移到低当量核武器领域,包括发展钻地核武器,旨在威慑所谓的“无赖国家”或“流氓政权”,这一做法降低了使用核武器的门槛,使核武器与常规武器的界限变得模糊。以上这些分歧和矛盾,严重损害了NPT的宗旨,对国际安全、战略稳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三、五核国北京会议的重要意义
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是国家安全领域信任和治理赤字加剧,全球战略稳定面临着威胁。在2020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即将召开之际,五核国能够坐下来面对面交流,探讨国际安全、战略领域的相关问题,释放出一个积极的信号,此次会议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动五核国交流与合作,发挥五核国领导作用
参加会议的五核国既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定的五个法定核武器国家,又同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联合国宪章》的坚定维护者,在国际安全与地区重大问题上有着共同的目标,也有共同的利益,承担着共同的责任。五核国应当发挥大国作用,携手引领核领域全球治理,为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根据当前的国际形势,可以预测2020年条约审议大会的重点将是拥核成员国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成员国的核力量对比问题,五核国中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与多数大国的关系紧张,同俄罗斯、欧盟及北约都存在矛盾和冲突,美国履行大国责任的能力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心令人担忧。此次五核国北京会议的召开,为五核国探讨相关国际安全问题提供平台,达成了重要共识,推动五核国的交流与合作,促使五核国实现战略上的平衡,同时充分发挥五核国的领导作用,缩小各方的立场差异,实现合作共赢。
(二)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改善国际安全治理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国际核不扩散与核裁军体系的基石,也是战后国际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条约包括三大支柱:条约的无核武器成员国承诺不发展核武器;条约的有核武器成员国承诺不向非核武器国家转移核武器,并就全面有效核裁军尽早进行谈判;条约的有核武器成员国承诺向条约的无核武器成员国就和平利用核能提供合作。五核国北京会议的召开有利于防止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受到冲击,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全与稳定,通过五核国的讨论和协商,形成一条兼顾多方利益、实现共同发展的战略安全之路。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所说,国际社会应坚持多边主义,全面平衡地推进条约确定的核不扩散、核裁军与和平利用核能三大支柱,通过广泛磋商寻求切实可行的措施,坚决反对以双重标准对待条约效力,不断维护和加强条约的权威性、普遍性和有效性,推动条约审议进程取得务实成果,从而更好地应对军控和防扩散领域的新形势。五核国北京会议的召开是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改善国际安全治理的应有之义。
(三)展示中方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深入参与国际安全进程
中国第二次主办五核国会议,这是中国深入国际安全进程的重要举措,体现了中国对核领域全球治理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高度关切。尽管五核国内部仍存在一些矛盾,但防范核武器扩散、维护条约的权威性、保障地区与世界的安全和稳定,仍是这些大国的共同利益与责任,中国举办五核国会议,与其他四国共同推动五核国会议机制在核领域全球治理重大问题上发挥引领作用。此次五核国会议,与会各方均赞赏会议取得的积极成果,这既是五核国共同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中方为会议成功所作的努力和贡献。同时,中方在会议中提出了诸多深入参与国际安全进程的看法,这些观点为全球国际安全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思路,也促进五核国在核领域全球治理重大问题上凝聚共识、深化互信,为保持《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进程的积极势头作出了贡献。
(作者是qy体育球友会边界与海洋研究院18级硕士研究生)
Beijing P5 Conference:Releasing Important Positive Signals o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Issues
GUAN Yunjia
On January 30, 2019, the formal meeting of the five nuclear-weapon states, attended by representatives of the five statutory nuclear-weapon States of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Britain and France, opened in Beijing. Focusing on the theme of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among the five nuclear powers and safeguarding the NPT regime", the conference held in-depth and frank exchanges on nuclear policy and strategy, nuclear disarmament and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I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ituation, the factors of instability and uncertainty are on the rise,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jor powers and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major power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he convening of the Beijing P5 Conference reflects the positive attitude of the five nuclear powers in coordinating and cooperating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It is conducive to maintaining world peace and stability, promoting coordination,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among countries, and releasing important positive signals o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issues.
Copyright 2016-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QY-千亿(球友会)官方网站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